体育人才新出路:高校向退役运动员抛出橄榄枝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优秀退役运动员免试入学实施办法》,在全国37所"双一流"高校试点开设"冠军班",为曾获得全国前三或国际赛事前八名的退役运动员开辟特殊招生通道。
"这是体教融合的里程碑式突破",北京体育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强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更要为他们的二次职业生涯铺路"。
▍政策亮点解读
- 学历门槛放宽:对获得全运会金牌的运动员,可放宽至高中同等学力
- 专业选择多元:除运动训练专业外,新增体育传媒、康复医学等12个交叉学科
- 学分弹性制:允许通过赛事成绩折算部分学分,最长可延至6年毕业
典型案例:
前女足国脚王霜通过该政策入读华中师范大学,她表示:"以前退役后只能当教练,现在可以系统学习体育管理知识,未来想成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
▍社会反响
政策公布后,#大学招运动员#话题在微博阅读量突破2.3亿。部分网友担忧:"会不会挤占普通考生名额?"对此,教育部回应称每年特招规模控制在总招生计划的0.5%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已与试点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备忘录",将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专属管培生岗位。这预示着体育人才的社会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9月
二战阴影下的足球传奇:1938年世界杯如何在战争阴霾中艰难绽放
巾帼剑客闪耀赛场:揭秘世界杯女子击剑比赛的激情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