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员遭辱骂风波持续发酵,中足联凌晨声明谴责不端行为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中足联于2025年7月20日凌晨针对中超联赛中球员及家属遭侮辱谩骂事件发布声明,引发广泛关注。以下是事件核心脉络及各方回应:

⚽ 一、事件起因:韦世豪遭极端辱骂

天津津门虎vs成都蓉城比赛中发生冲突

7月18日中超第17轮,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成都蓉城。比赛第86分钟,天津球迷组织领头人使用扩音器高喊针对韦世豪妻子的侮辱性言论(“韦世豪,我x饺子”,“饺子”为韦世豪妻子吴雅网名),导致韦世豪情绪失控冲向看台理论,被裁判出示黄牌。

第92分钟,韦世豪因踩踏津门虎门将背部再吃黄牌,两黄变一红被罚下。离场时韦世豪情绪崩溃,与主帅徐正源抱头痛哭。

舆论反应

多数球迷、媒体及球员支持韦世豪,认为“祸不及家人”。事件视频在网络发酵,引发对赛场文明的声讨。

📢 二、中足联官方声明要点

定性行为性质

球迷对球员及家属的侮辱谩骂“严重玷污足球文明、破坏联赛秩序”,是“对足球精神的亵渎。

强调此类行为损害职业足球发展和球迷根本利益。

宣布行动措施

联合有关部门打击赛场内外一切“挑衅、辱骂、诋毁、煽动对立、斗殴”等行为。

呼吁从业者与球迷共同捍卫足球纯粹性,清除“玷污足球文化的毒瘤。

目标与原则

维护“公平、安全、干净、平稳、有序”的联赛环境,绝不容忍破坏秩序的行为。

🗣️ 三、关联事件:中国香港球员米高辱骂球迷遭解约

东亚杯辱骂事件

7月15日东亚杯中国男足1-0战胜中国香港队赛后,中国香港队前锋米高(Michael Udebuluzor)用英文辱骂中国球迷为“bastard”(杂种),并指向中国球迷看台。

米高此前已签约中甲球队苏州东吴,事件曝光后引发球迷强烈抵制。

俱乐部迅速响应

苏州东吴在48小时内依据合同“损害俱乐部及国家形象”条款启动解约程序,尽管米高两次道歉并承诺捐出25%年薪用于公益。此举被舆论视为“职业足球底线不容践踏”的标杆。

⚖️ 四、争议与质疑

中足联声明被指“空洞”

媒体人李璇质问:“已造成恶劣影响的极端球迷,还不处罚永远不许进入球场吗?

球迷质疑声明缺乏具体处罚措施,如高危球迷名单、空场细则等。

历史处罚双标争议

网友对比指出:

2015年郜林因回击辱骂球迷被禁赛5场、罚款2.5万;

2025年6月河南建业球迷涂鸦辱骂成都蓉城创始人画像事件尚未处理。

舆论批评中足联对同类事件处理尺度不一。

深层矛盾待解

资深媒体人陆洋指出,部分俱乐部“默许辱骂文化”源于经济考量——担心严格管控会导致上座率下降。另有观点认为需从法律层面介入,对施害者治安拘留。

💎 五、总结与展望

主体行动/立场关键争议中足联谴责侮辱行为,呼吁联合打击缺乏具体处罚细则,历史处理双标俱乐部成都蓉城声援声明;苏州东吴果断解约米高天津津门虎未公开回应球迷责任舆论诉求建立高危球迷名单、空场处罚、法律追责需制度性解决方案,非仅表态

本次声明是中足联首次明确将“球员家属”纳入保护范围,标志着对语言暴力的“零容忍”转向。然而,中国足球赛场积弊二十余年的辱骂文化能否根除,取决于后续能否出台具震慑力的制度(如高危球迷数据库、俱乐部连带责任机制),并将“联合有关部门”的承诺转化为公安联合执法等实际动作。球场文明需制度与执行并重,否则“韦世豪的眼泪”恐成循环悲剧的注脚。

💡 风险提示:部分网络信息对米高事件中“黑人球员”的表述存在争议,实际其为尼日利亚裔中国香港籍球员;另有个别账号将球场冲突扩大至地域攻击,需注意信息甄别。


NBA历史上球员换队次数排行榜(探索NBA球员在职业生涯中频繁换队的现象)
中国女垒获亚锦赛第四名 取得世锦赛参赛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