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篮协发布一份鼓励归化外籍球员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俱乐部开启归化政策,为国家队补充实力。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措施完全由俱乐部自负资金,篮协并不提供经费。这一策略引发了广泛关注,展现出中国篮球在面对自身发展瓶颈时的“高招”。那么,为什么中国男篮需要依靠归化来提升水平呢?答案其实很直白——我们自身的培养体系逐渐失去了源源不断的天赋型球员。
从胡卫东、姚明、王治郅到如今,缺少像他们那样具备全面天赋的领军人物已成为现实。现阶段,唯一能扮演“救世主”角色的似乎只有归化球员。这一系列的举动,背后反映的正是中国男篮面临的“天赋断层”危机。名记付政浩也坦言,原因在于无力再孕育出类似姚明、王治郅这样的顶尖天赋。“我们之所以不得不选择归化,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他说。
更令人深思的是,为何中国男篮难以培养出新一代天才?付政浩毫不避讳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基因”。他直言,目前的运动员婚配越来越倾向娱乐圈模特或官二代,而女篮也是如此。有国手娶模特、嫁老板,这样的结合并不利于纯粹体育基因的传承。即便是运动员之间的婚姻,也逐渐被家庭背景和颜值所左右,使得优秀体育血统难以持续积累。
付政浩的话,说得虽直白,却点出了现实困境:一方面,体育天赋的传承变得愈发难以保障;另一方面,运动员的择偶观念也开始偏离“体育基因传承”。在这方面,美国也曾出现用募捐奖金希望詹姆斯和小威生子,以保存运动基因的例子。显而易见,运动基因的重要性在篮球界早已深入人心,比如NBA明星詹姆斯的孩子们,虽然都很努力,但天赋遗传还是让人担忧。
总之,单纯依赖天赋来挖掘篮球人才已不现实,增强人才储备更应从青训体系改善、社会观念引导入手。短期内,归化或许能缓解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如何打破“优质基因断档”的魔咒,才是真正的突破口。毕竟,无论天赋多么重要,科学选材和系统培养才是中国篮球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细数近几年火箭放走5大的球星!每一个都让莫雷悔青肠子
为什么日本的球员注册人口有几百万,而乌拉圭冰岛只有几万,但日本男足实力确不占优?